1月10日,游客在漠河市北极村北字广场游玩。
黑龙江省漠河市位于中国最北端,冬季漫长,气温极低,素有“神州北极”之称。近年来,漠河市借助当地“最北”与“极寒”的自然地理条件,大力推广冰雪文化,丰富冰雪旅游产品,吸引游客前来“打卡”,体验“极寒找北之旅”,变“冷资源”为“热经济”。
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
1月10日,在漠河市北极村,游客乘坐马拉爬犁。
黑龙江省漠河市位于中国最北端,冬季漫长,气温极低,素有“神州北极”之称。近年来,漠河市借助当地“最北”与“极寒”的自然地理条件,大力推广冰雪文化,丰富冰雪旅游产品,吸引游客前来“打卡”,体验“极寒找北之旅”,变“冷资源”为“热经济”。
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
这是1月8日拍摄的漠河市北极村的清晨景象(无人机照片)。
黑龙江省漠河市位于中国最北端,冬季漫长,气温极低,素有“神州北极”之称。近年来,漠河市借助当地“最北”与“极寒”的自然地理条件,大力推广冰雪文化,丰富冰雪旅游产品,吸引游客前来“打卡”,体验“极寒找北之旅”,变“冷资源”为“热经济”。
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
这是1月7日拍摄的漠河市北极村冰雪童话世界夜景(无人机照片)。
黑龙江省漠河市位于中国最北端,冬季漫长,气温极低,素有“神州北极”之称。近年来,漠河市借助当地“最北”与“极寒”的自然地理条件,大力推广冰雪文化,丰富冰雪旅游产品,吸引游客前来“打卡”,体验“极寒找北之旅”,变“冷资源”为“热经济”。
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
1月7日,游客在北极村冰雪童话世界内游玩。
黑龙江省漠河市位于中国最北端,冬季漫长,气温极低,素有“神州北极”之称。近年来,漠河市借助当地“最北”与“极寒”的自然地理条件,大力推广冰雪文化,丰富冰雪旅游产品,吸引游客前来“打卡”,体验“极寒找北之旅”,变“冷资源”为“热经济”。
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
1月7日,游客在漠河市北极村冰雪童话世界内游玩。
黑龙江省漠河市位于中国最北端,冬季漫长,气温极低,素有“神州北极”之称。近年来,漠河市借助当地“最北”与“极寒”的自然地理条件,大力推广冰雪文化,丰富冰雪旅游产品,吸引游客前来“打卡”,体验“极寒找北之旅”,变“冷资源”为“热经济”。
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
1月7日,游客在漠河市北极村滑雪场内体验滑雪。
黑龙江省漠河市位于中国最北端,冬季漫长,气温极低,素有“神州北极”之称。近年来,漠河市借助当地“最北”与“极寒”的自然地理条件,大力推广冰雪文化,丰富冰雪旅游产品,吸引游客前来“打卡”,体验“极寒找北之旅”,变“冷资源”为“热经济”。
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
1月7日,游客在漠河市北极村滑雪场内体验滑雪。
黑龙江省漠河市位于中国最北端,冬季漫长,气温极低,素有“神州北极”之称。近年来,漠河市借助当地“最北”与“极寒”的自然地理条件,大力推广冰雪文化,丰富冰雪旅游产品,吸引游客前来“打卡”,体验“极寒找北之旅”,变“冷资源”为“热经济”。
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
1月7日,漠河市北极村民宿经营者史瑞娟在打扫门前卫生。
黑龙江省漠河市位于中国最北端,冬季漫长,气温极低,素有“神州北极”之称。近年来,漠河市借助当地“最北”与“极寒”的自然地理条件,大力推广冰雪文化,丰富冰雪旅游产品,吸引游客前来“打卡”,体验“极寒找北之旅”,变“冷资源”为“热经济”。
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
1月7日,出站的游客在漠河火车站外拍照留念。
黑龙江省漠河市位于中国最北端,冬季漫长,气温极低,素有“神州北极”之称。近年来,漠河市借助当地“最北”与“极寒”的自然地理条件,大力推广冰雪文化,丰富冰雪旅游产品,吸引游客前来“打卡”,体验“极寒找北之旅”,变“冷资源”为“热经济”。
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
1月7日,游客在漠河市北极村冰雪童话世界内游玩。
黑龙江省漠河市位于中国最北端,冬季漫长,气温极低,素有“神州北极”之称。近年来,漠河市借助当地“最北”与“极寒”的自然地理条件,大力推广冰雪文化,丰富冰雪旅游产品,吸引游客前来“打卡”,体验“极寒找北之旅”,变“冷资源”为“热经济”。
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
四川外贸首破一万亿元大关******
中新社成都1月15日电 (记者 贺劭清 张浪)记者15日从成都海关获悉,2022年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0076.7亿元(人民币,下同),首次突破一万亿元大关,同比(下同)增长6.1%。其中,出口6215.1亿元,增长9.2%;进口3861.6亿元,增长1.3%。
资料图为繁忙的成都国际铁路港。(无人机照片) 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2022年成都市外贸进出口8346.4亿元,占四川进出口总值的82.8%。眉山、乐山两市2022年分别进出口119.2亿元和110.4亿元,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,宜宾、绵阳、德阳、泸州等市进出口均保持快速增长,四川外贸超百亿城市增加至7个。
在四川外贸加速发展的背后,中欧班列这条“钢铁驼队”发挥了重要作用。2022年,成都海关累计监管中欧班列开行超过2000列。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不分昼夜穿行在欧亚大陆之间,连通了中国境外超百个站点和境内30个城市,最短10天一趟班列就能从天府之国抵达欧洲。
2021年12月,成都青白江国际铁路港正式启动“成都-老挝万象”中老国际货运班列,至今已实现“周周班”常态化运行,自成都始发的货物最快可在5天内抵达老挝万象,在助推四川加快融入中国-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2022年5月,采用“铁路快速通关”新模式的中老货运班列开行后,单柜可为企业节省成本约200元,压缩进口通关时间24小时以上。
2022年,四川在拓展民众“买全球”消费供给网络的同时,企业海外仓建设也在提速,企业“卖全球”更加便捷。截至目前,四川共有47家企业、62个海外仓在成都海关备案。2022年跨境电商海外仓出口货值9亿元,较上年增长1.6倍。
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生效一年多来,释放了巨大活力,为外贸主体带来越来越多的政策红利。2022年四川RCEP项下进口货物货值2.8亿元,成都海关为105家出口企业签发RCEP项下证书2439份,签证金额合计133.8亿元,农业、化工、新能源等产业受益明显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|